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高粱穗去籽后,余下的高粱穗带杆截下约一尺长,用线绳紧紧扎起来,一把扫锅台或者刷锅的‘把子’就做成了,既简单又环保,成了国内大多高粱产地的群众居家必需品。但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把子”,在鹿邑却有着一个不同的称呼与传说。
早些年,鹿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几个‘把子’,有的拿来洗锅洗碗,有的拿来打扫灶台,还有的拿来打扫床铺,成了豫东一带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但是在豫东这一块,‘把子’却叫‘道把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在2500多年前,沿着涡河一带群众借助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高粱了,说来也怪,在涡河沿岸种植的高粱软糯甜香,做成饭团食用美味无比,还有的群众就把甜香的高粱发酵试着酿酒,酿出来的酒也是香甜醇厚无比。于是种植高粱成了家家户户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以前的高粱把籽打下来食用或者酿酒,高粱杆就用来烧火做饭了,也不知具体是哪一年,鹿邑(时称苦县)人李耳在明道宫讲学,众弟子围成一圈席地而坐,时值秋冬交替天气逐渐转凉,李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晚就连夜用高粱杆编织成‘箔’,用来众弟子听课时坐在上面,既绵软又温暖。后来李耳带着众弟子又把高粱杆的表皮剥下来,用高粱‘篾’做成更加轻便的‘席’子。携带与使用起来也就更方便了,周边群众纷纷效仿,鹿邑(苦县)制作的高粱席一时成为紧俏风靡之物品,达官贵人竞相购买,能到手一张鹿邑(苦县)产的地道的高粱席,成了达官贵人炫耀的资本,尤其在举行宴席间,中间主要客人位置必须放置一张来自鹿邑(苦县)产的‘席’,其他位置可以以‘箔’替之,唯独主位必须用‘席’,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至今人们还是把处在主要位置的人称之为‘主席’。
闲置的高粱杆做成了‘箔’或者‘席’,而剪下来的高粱穗经李耳妙手做成了‘把子’。标准‘把子’长度约八寸,使用十二根高粱穗捆扎而成。当地群众为纪念道教鼻祖李耳发明‘把子’,就将其称为‘道把子’,又称‘刀把子’。群众开玩笑说,自己攥着‘刀把子’,谁也不害怕。
后来李耳悟道成仙,当地群众日常使用的‘道把子’就更加神奇起来。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明道宫、太清宫庙会,人们纷纷来庙会购置‘道把子’,一个个‘道把子’上捆扎着的黄丝带显示着来自道教发源地的‘道把子’与其他普通‘把子’的截然不同。当地人有首民谣:明道宫祈福后,道把子必须购,一把保你保你全家平安,两把保你事业有成,三把扫除横祸病灾,四把清除拦道奸佞小人,五把孩子金榜题名,六把生意财源亨通,七把老人福寿绵长,八把孩童身体健康,九把带回家,邻里和谐笑哈哈。
经过千百年的改进,如今的‘道把子’已经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清扫、清洁、洗涮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来老子故里必带的伴手礼之一。亲朋好友相互赠送来自老子故里的‘道把子’,互送着那份祝福与平安......而产自涡河两岸的高粱,也走进了酿酒名镇--茅台镇,每年秋季来自茅台镇的厂家蜂拥而至竞相出价订购鹿邑的优质高粱拉回去酿酒,据说,只有产自涡河两岸的高粱,酿出来的酒才更香醇。(于新豪)